随着美国8月1日加征关税“最后期限”的临近,迟迟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韩国坐不住了。
7月28日,韩国政府向美国提出名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造船合作项目。该项目包括由韩国民营造船公司对美投资以及融资担保,项目金额或达到数百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25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举行会晤。
韩国抛出这一提议,实际上是看准了特朗普急于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心思。
而重振造船业,只是特朗普海权战略中的一块拼图而已......
特朗普第二任期涉海动作不断。
特朗普高度重视美国在海洋领域的战略布局,将其视为维系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方面。今年重返白宫后,他密集推出一系列涉海动作,勾勒出了“美国优先”的海洋霸权战略。
强化海上军事实力。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将美国海军建设置于优先位置,提出了“355舰艇计划”,明确将美国海军舰船数量从当时的约270艘提升至355艘,涵盖航空母舰、驱逐舰、潜艇等各类舰艇,旨在通过扩大舰队规模,增强美国在全球海域的存在感和作战能力。
今年以来,特朗普要求美军加速新型舰艇与装备研发列装,启动新型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概念设计工作,计划打造一款具备更强综合作战能力、能应对未来高端海战的舰艇,提升美国海军在水面作战中的优势。
同时,美国联合盟友在印太、北极等重点区域举行军事演习,通过联合军事行动强化海上威慑。
收购全球重要港口。
港口作为全球物流的关键节点和对外贸易的门户,成为特朗普争夺海洋霸权的关键目标。
今年3月,美国试图通过操控资本,从香港长江和记收购包括巴拿马运河港口在内的全球多个重要港口运营权。
特朗普的“购港”及关联举措,本质是通过控制关键港口节点,影响全球航运贸易,使美国在与中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海运竞争中占据优势。
重振美国造船业。
目前,美国商船产能锐减至不足全球1%,商船总数已不足100艘,造船业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落后、投资不足等诸多问题饱受诟病。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迅速提出“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复兴计划。4月9日,他签署复兴美国海上霸权的行政命令,明确提出振兴美国海事工业、加大造船业资金投入,并设立“白宫造船办公室”,以应对美国在全球造船领域面临的竞争。
4月9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国造船业。
4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最高300万美元的入港费用。
7月4日,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其中包含了约50亿美元的商用和军用造船专项基金,为振兴本土造船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次韩国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加强与美国的造船业合作,就是为了迎合特朗普的野心。韩国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能够为美国造船业发展带来强有力支持。
通过重振造船业,特朗普一方面能够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带动大量产业就业,扭转长期以来美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为美国推进全球海洋战略、拓展海上霸权奠定基础。
布局海底光缆与深海挖矿。
海底光缆是全球信息传输的“神经脉络”,对各国通信、数据、网络等领域至关重要,因此也成了特朗普重点关注的目标。
全球海底光缆。
一方面,美国通过立法与行政管制、安全审查与舆论造势等方式阻挠对手国家新建海底光缆;另一方面,美国鼓励本国电信企业在关键海域铺设自有海底光缆,意图掌控全球信息传输主导权。
与此同时,为了打造美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供应链,特朗普政府还积极推进深海采矿。
4月24日,特朗普签署《释放美国离岸关键矿产与资源潜力》行政令,全面推进全球海底资源争夺。
总的来看,特朗普试图构建“美国主导、规则自定、利益独享”的深海资源新秩序,以资源掌控为支点,为美国海洋霸权提供新的战略支撑。
特朗普海洋霸权的三重逻辑。
特朗普对海洋领域的高度重视,本质上是“美国优先”战略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
地缘博弈的延续。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特朗普海权战略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美国企图通过部署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控制全球关键海上咽喉要道,对全球贸易与能源运输进行有效掌控。
同时,在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博弈中,美国更以海洋“航行自由行动”等为借口,打压遏制对手影响力。
这种海上战略控制与竞争策略的联动,为美国维持全球霸权提供了稳固根基。
经济利益的考量。
海上霸权不仅是军事盾牌,更是美国全球经济布局的核心保障。
南海是全球重要的贸易枢纽,是海上原油运输生命线,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近期,特朗普加速武装菲律宾海上力量并在南海问题上为其撑腰,意在控制这一重要的海上通道,进而攫取资源与经济利益。
同时,美国通过海上能源勘探及海底电缆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与开发,逐渐掌握对国际海洋规则的解释权与执行权,进而服务于本国海洋经济利益。
这种将海洋控制力高效转化为全球经济利益的能力,构成了美国维持海上霸权的核心内驱力与物质根基。
凝聚两党的共识。
尽管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加剧,但在维持海洋霸权上两党仍存显著共识。
从美众议院刚刚通过的《国防拨款法案》来看,海军造舰、前沿基地维护及先进技术研发费用,是其中的优先事项之一。
同样,美国将海军力量塑造为“国家安全”和“全球领导力”的象征,是国内政治话语中凝聚支持、转移矛盾的有效工具。
这种跨党派的共识,为美国持续加强海上力量投入提供了政治基础。
总的看,特朗普将海洋霸权与大国竞争、产业发展、政治博弈紧密关联,推出的每项策略都具有极强的战略指向性。特别是他将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海洋竞争对手,竭尽全力打压和遏制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可以预见,未来海洋将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重点领域,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力量天平走向的关键因素。
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配资操盘十大技巧,江南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